各县(市、区)委依法治县(市、区)办、市直园区党工委依法治区办,市直有关部门:
现将《遂宁市“法润园区·企航未来”产业靶向普法行动实施方案》印发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。
中共遂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
2025年1月23日
遂宁市“法润园区·企航未来”产业靶向
普法行动实施方案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,高举“实业兴市”大旗,围绕“5+1+N”现代产业体系,切实发挥法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职能,让法治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,更好地服务和保障遂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,制定如下实施方案。
一、总体目标
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,坚持“靶向普法、精准施策、部门联动、企业受益”的原则,围绕锂电新能源、食品饮料、电子信息、油气化工、装备制造五大主导产业的法律痛点、难点,结合数字经济、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法治需求,通过实施“一产一策”“一企一案”靶向普法,提升园区企业依法经营水平,优化法治营商环境,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与经济效益增长双提升。
二、行动主题
法润园区·企航未来
三、实施步骤
(一)需求调研与方案制定阶段(1-2月)
通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走访、座谈会等形式,开展企业法律需求调查,收集企业在设立、运营、管理、创新、市场拓展等环节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普法内容、形式的需求,建立企业法律需求清单。依据调研结果,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制定“一产一策”普法方案,如锂电新能源产业聚焦“绿色法治,锂电新航向”;食品饮料产业围绕“舌尖法治·守护安全”;电子信息产业突出“数字法治·智领未来”;油气化工产业着重“绿色化工·法治引领”;装备制造产业强调“智造法治·护航前行”,并细化活动安排。
(二)市级集中普法实施阶段(3-7月)
通过举办专题法治讲座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,邀请法律专家、企业法务负责人、行政执法人员解读相关法律法规;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答题,发布案例解析、法律指南,确保行动广泛覆盖。组织党员律师先锋队现场服务,面对面解答企业疑惑,全方位提升产业法律意识。
1.普法主题:锂电新能源产业——“绿色法治·锂电新航向”
普法内容:重点解读国家环保法规,强调锂电新能源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环保标准和要求,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。同时,深入剖析安全生产法,明确企业在锂电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等环节的安全责任,提升安全生产意识。详细解读锂电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,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导向,享受政策红利,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责任单位:市司法局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;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应急局
时间安排:2025年3月
2.普法主题:电子信息产业——“数字法治·智领未来”
普法内容:重点普及知识产权法,详细解析专利权、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,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。同时,深入讲解网络安全法及数据保护法规,强调个人信息保护、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,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范意识。此外,还将介绍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,帮助企业规范网络交易行为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,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发展。
责任单位:市司法局、市市场监管局;市委网信办、市商务局、市科技局
时间安排:2025年4月
3.普法主题:装备制造产业——“智造法治·护航前行”
普法内容:重点培训合同法,详细阐述合同的订立、履行、变更和解除等关键环节的法律要求,提高企业合同管理能力。同时,深入讲解产品质量法,强调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,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。此外,还将开展合规管理培训,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经营风险,构建合规文化,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。
责任单位:市司法局、市市场监管局
时间安排:2025年5月
4.普法主题:食品饮料产业——“舌尖法治·守护安全”
普法内容:详细阐述食品安全标准、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,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等内容,提升企业食品安全意识。同时,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,介绍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,引导企业诚信经营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此外,还将通过食品安全线上有奖答题等形式,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和支持。
责任单位:市司法局、市市场监管局
时间安排:2025年6月
5.普法主题:油气化工产业——“绿色化工·法治引领”
普法内容:重点培训环保法规,详细解读环境保护法律制度、环境污染防治要求以及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,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,实现绿色发展。同时,深入讲解危化品管理法规,介绍危化品的分类、储存、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法律要求,提高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。
责任单位:市司法局,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应急局
时间安排:2025年7月
(三)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灵活普法阶段(8-11月)
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根据辖区产业特色,形成“一企一案”普法方案,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法治需求,策划特色普法项目,深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。
(四)总结评估与优化提升阶段(12月)
通过问卷调查、企业回访、座谈会等方式,了解企业对普法内容、形式、效果的满意度与改进建议,评估普法行动实施成效。对普法行动中的优秀案例、创新做法、突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模式,编印《遂宁市产业靶向普法成果集》,为后续普法工作提供参考借鉴。
四、工作分工
(一)市委依法治市办负责整体规划部署、协调各方资源,推动相关部门履行国家机关“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”,确保普法行动方向正确、推进有序。
(二)司法行政部门承担具体执行工作,包括组织开展企业法律需求调研、制定详细的“一产一策”“一企一案”普法方案、组织各类法律培训与宣传活动、协调法律专家团队参与服务、收集反馈企业意见并据此调整优化普法策略等。
(三)经信部门提供产业政策解读与产业发展动态信息,助力企业了解政策导向。
(四)科技部门协助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普法活动,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。
(五)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提供环保法规专业指导与案例支持,强化企业环保法治意识。
(六)市场监管部门参与食品安全、品牌保护等方面的普法与监管工作,保障市场秩序稳定。
(七)网信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,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,指导企业加强网络安全防护,规范数据处理活动,保障企业信息安全。
(八)人社部门开展劳动法规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宣传培训,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,协助处理劳动纠纷,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。
(九)应急部门围绕安全生产法规政策,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指导与安全知识培训,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。
(十)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负责本辖区内产业园区普法工作的落地实施。要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园区企业调研,收集并反馈企业法律需求;协调本地法律资源,在开展好本地特色普法项目的同时,配合市级开展各类普法活动;每季度向市委依法治市办报告工作进展,确保普法任务扎实落地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组织保障
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加强市级与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之间的沟通协作与信息共享。市司法局要加强对相关市直部门、县(市、区)和市直园区的业务指导,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;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要积极主动作为,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推进各项工作,确保本次普法行动“一盘棋”高效运行。
(二)人员保障
组建由法律专家、行政执法人员、企业法务人员等构成的高素质普法讲师团与志愿者队伍,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,提升其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,为普法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支撑。同时,鼓励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挖掘本地法律人才资源,充实普法工作力量,形成上下联动、专兼结合的普法人才网络。
(三)宣传保障
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、网络、新媒体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“法润园区·企航未来”产业靶向普法行动的重要意义、工作进展与成效成果,提高活动知晓度与影响力,吸引更多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普法工作。市级宣传平台要及时报道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的特色普法活动与创新举措,促进经验交流与推广;各县(市、区)、市直园区也要利用本地媒体资源,加大对本辖区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,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。